奥克股份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立足环氧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技术产业化创造价值”的基本发展的策略以及“大趋势、大市场、少竞争、高端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专注于环氧乙烷、乙烯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销售,现已形成减水剂聚醚单体、绿色表面活性剂等传统环氧衍生产品和碳酸酯系列及电池材料用聚乙二醇等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品板块。
公司传统环氧衍生产品板块主要有减水剂聚醚单体、医药辅料、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聚醚单体以环氧乙烷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下游产品主要是减水剂。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高铁、公路、地铁、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依托“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的策略打开国际市场,公司在印尼、新加坡等地建设国际化平台,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医药辅料以高纯度聚乙二醇为主,生产聚乙二醇以环氧乙烷、乙二醇为主要原材料,下游最重要的包含滴丸、栓剂、电解质散、软胶囊、日化保湿剂、粘度调节剂、纺织柔软剂等产品。公司的高品质聚乙二醇产品实现了系列分子量产品覆盖,产品性能实现高纯度、低杂质,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药用辅料、化妆品、电子行业、日化等领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日化产品,以环氧乙烷、脂肪醇、油脂、脂肪酸酯(FAME)为主要原材料,下游产品主要有脂肪醇醚硫酸钠(AES)、日化产品等。企业主要生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油脂乙氧基化物系列(OXOE)、脂肪酸酯乙氧基化物(FMEE)系列新产品,具有环境友好和生物友好的特性,生物降解性好,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日化洗涤、涂料、金属加工等领域。
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最重要的包含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生产碳酸酯系列新产品主要以环氧乙烷(EO)、二氧化碳、甲醇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工业级产品多作为中间体及溶剂使用,用于合成聚碳酸酯、显影液、电解液添加剂等,电池级产品主要使用在于锂电池电解液,电解液主要使用在在新能源汽车、3C数码及储能三大领域。近些年,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带来锂电池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从而带动作为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的电解液需求量的增长。公司新型锂电添加剂材料2万吨亚硫酸乙烯酯(ES)项目于2024年1月建成投产,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工艺工业化生产亚硫酸乙烯酯,收率高、纯度好、反应温和、环保安全。
公司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销量与水泥销量存在较高关联性,终端需求来源于国家重点项目基建和各领域基建投资等领域。从需求端看,公开的统计信息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39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4%。2024年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6,8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7,437万平方米,下降12.5%。房屋新开工面积38,023万平方米,下降2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7,748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26,519万平方米,下降21.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259万平方米,下降21.7%。
行业政策方面,202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划出了严控新增项目、支持保障项目、停缓在建项目等具体领域或条件。12个重点省份的交通、社会事业、市政、产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新增投资受到较强管控;此外,相关领域完成率不足50%的在建项目可能面临缓建乃至停建。预计2024年全国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临一定困难、重点化债省份基建投资或将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房地产三大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以及50%完工率以上的项目仍就保持良好的投资空间。
另一方面,从全球市场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建筑项目,包括住宅、桥梁、商业建筑、公路、机场等,建筑和基础设施需求大幅度的提高,推动建筑化学品区域性的需求量开始上涨。例如,根据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继续增长,规模达6.41万亿元,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目前,东盟各国正在落实《东盟相互连通总体设计(至2025年)》,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刺激内需、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由此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的提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市场的更大开放,也为建筑化学品的投资合作与进出口贸易注入了活力。
从供给端看,根据卓创资讯301299)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减水剂聚醚单体保持生产企业约有36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从原材料成本端看,2024年一季度受原料端原油价格高位影响以及中东日韩等乙烯厂商检修减产影响,乙烯价格处于较高水准;第二季度随着中东局势缓解原油价格回落以及乙烯厂商负荷提升带来乙烯供应增加,乙烯价格回调。展望2024年下半年,受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预计原油价格保持高位,随着全球乙烯市场需求复苏,中国内地市场在乙烯法PVC行业集中扩能的需求带动之下,对进口的需求量保持强劲,预计乙烯价格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同时,在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航线中断已将费率推至创纪录水平的背景下,全球化学品贸易中的运费价格还在不断上涨。
综上,聚醚单体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叠加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短期内行业盈利承压。但长远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回升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改变,建筑化学品行业将在行业产能出清、需求逐步恢复以后迎来良性发展格局,并且国际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际和新兴经济体(如东盟地区等)的发展需求,预期将对行业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出口合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减水剂聚醚单体产业链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季节性规律。每年第一季度,受到气候以及中国传统节假日的影响,建筑工程进度较慢,减水剂聚醚单体产品销售较少;第二和第三季度,一般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旺季,减水剂聚醚单体产品销售量较大。
公司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所采用的碳酸乙烯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精细化工原料,大多数都用在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中,作为电解液溶剂能提高锂电池性能。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3C产品等领域,电解液溶剂需求跟锂电池需求保持高度相关性,呈现阶段性增速逐渐放缓的趋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上半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累计达到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30.1%和32%,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5.2%的高位。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2022-2030年,我国锂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3.84%,市场增量空间巨大,发展前途乐观。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接近2,400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超1,700GWh,动力电池市场占比仍超70%,为锂电池市场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据GGII调研显示,2023年中国电解液市场出货量111万吨,同比增长31.5%;2024年6月,中国电解液产量达到109,810吨,同比增长11.9%。
2022年以来受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影响,市场阶段性呈现供过于求、下游终端需求慢慢地放缓状态,电解液溶剂价格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将有利于汽车产业链消费复苏,对上游电池材料的需求将有一定的拉动推动作用,对电解液溶剂供过于求的局面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产能去化尚需时日。另一方面,以硫酸乙烯酯(DTD)、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二氟磷酸锂(LiPO2F2)等为代表的可通过少量添加来提升锂电池的高电压、低温循环、倍率性能等水平的添加剂产品,也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
药用辅料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公司药用辅料产品以高纯度聚乙二醇为主,下游最重要的包含滴丸、栓剂、电解质散、软胶囊、日化保湿剂、粘度调节剂、纺织柔软剂等产品。对于药用辅料来说,下业主要为制药行业,国内药用辅料市场规模与药物制剂总产值呈正相关,我国作为医药制造大国,医药制造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近十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老龄化程度加深、医保目录扩容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我国药品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药用辅料市场规模也会随之增长。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需求的稳步增长,将有利于药用辅料行业扩大销售规模。我国药辅市场存在低端辅料竞争非常激烈,高端辅料仍以进口为主的竞争特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不断出台支持国内药用辅料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满足制剂国际化要求。国产药用辅料质量将不断的提高,药品集采和供应链安全开始催化辅料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预计随着我们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药行业有关政策持续推进,国内环保及安全生产标准一直在升级,医药行业国际化程度逐步加深,原辅料行业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表面活性剂主要使用在于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等行业,这一些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慢慢的变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民卫生意识、卫生习惯的日益改善,个人洗护个性化需求的显现以及旅游酒店业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了中国洗护行业稳步发展。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全球经济形式的不确定性增加对全球表面活性剂产业造成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冲击,但洗涤用品、食品加工等刚性需求特征明显,行业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在国家的支持及相关企业的努力下,我国表面活性剂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目前已成为全世界表面活性剂产销大国之一,从结构上看主要以非离子型活性剂为主。近年来,洗手液等个人洗护及消杀类产品需求大增,国民个人卫生防护警觉性和重视程度的加速提升,将驱使洗涤与个人护理领域表面活性剂需求长期稳定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发展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在可预见的将来,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仍将围绕绿色化(生态化)来进行,采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性能优良、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对人体温和性、环境和生态适应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将成为中国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生产合成洗涤剂、纺织印染助剂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消费主要增长驱动仍以洗涤行业为主。浓缩洗涤剂具有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节约能源和资源、使用起来更便捷适用性很强和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顺应了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是未来衣物洗涤剂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来看,预计表面活性剂行业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但短期内受产能过剩及各项环保政策影响,国内非离子表活剂市场产能增速将较为有限。
公司作为国内环氧乙烷精深加工行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经营渠道,在核心技术、产能布局和品质品牌等方面体现着显著的竞争优势,企业主导产品减水剂聚醚单体在国内市场份额始终处于行业头部地位。整体看,现阶段国内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存在产能过剩和终端需求疲软的迹象,聚醚单体市场价格处于低位。同时,国内聚醚单体市场新增产能较多,短期内将持续呈现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叠加房地产等下游市场需求低迷,竞争进一步加剧,聚醚单体市场价格走低,恢复景气周期尚待一定时日。
全球电解液溶剂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受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影响,致使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格局产生较大变动,电解液溶剂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世界首创、国际领先”。该工艺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成功范例,是绿色工程与绿色化学应用的成功范例,在品质和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愈发重视以及“碳中和”政策的提出,公司该项工艺的优势尤为凸显。同时公司依靠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可信度,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2024年上半年公司碳酸酯系列产品累计实现总销量1.25万吨,同比减少37%。由于市场产能上升导致竞争加剧,单价大幅降低,产品盈利能力下降。
公司积极进行技术转化新能源材料项目,新型锂电添加剂材料2万吨亚硫酸乙烯酯(ES)项目于2024年1月建成投产,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工艺工业化生产亚硫酸乙烯酯,收率高、纯度好、反应温和、环保安全,加速了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公司药用聚乙二醇辅料作为国内400余家制剂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对标国际化新上造粒设备,具备生产造粒级原料药和医药辅料资质,同时开发各类高端注射级、原料药级产品,逐步向海外市场扩展,且近年来医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明显,优秀制剂企业将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为公司药用聚乙二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司生产的油脂乙氧基化物(OXOE)、脂肪酸酯乙氧基化物(FMEE)属于新型绿色环保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天然绿色环保、易生物降解、低温流动性能优异、全程无凝胶相等特点,符合国家绿色化、浓缩化、功能化、高值化的方针政策,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市场空间广阔,也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公司凭借乙烯-环氧乙烷-环氧乙烷衍生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百万吨产能和全国布局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供应保障和满意的技术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公司的收入与利润。伴随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搭载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得以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电解液的快速增长,公司碳酸酯产品作为电解液溶剂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与电解液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碳酸酯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研客户需求和深耕细作市场,进而实现产能释放和区域效益最大化。公司通过发挥产业在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等全国布局的生态优势,接触更大范围的终端用户,更加靠近市场需求,抢占新市场,并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公司实施“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根据市场调整营销策略,提升计划执行率的营销策略,坚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做好行业协同,深入市场,不断增强市场应对能力,产品竞争能力、对客户的服务能力,稳定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会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统筹对应收账款的结构和质量进行控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公司实施集中采购,管办分离的采购管理运行模式,统一采购质量标准,统筹供应商资源,优化供应渠道,强化对大宗原材料和关键材料集中采购的价格管控和精准决策,保证装置原料供应稳定,大幅提升采购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费用。公司建立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网络,共享市场信息和情报,提升高层决策支持的准确性。公司在乙烯资源获取方面实现了与上游厂家的强强联合,同时与各大乙烯贸易商和咨询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实时沟通全球乙烯供需情况。
公司所有产品均采用自主生产模式,公司主营产品聚羧酸减水剂聚醚、碳酸酯系列产品和常规聚乙二醇采用库存式生产,差异化减水剂聚醚、高端聚乙二醇和脂肪醇醚采用订单式生产。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和常规聚乙二醇产品经多年的开发应用,基本形成标准品生产销售,客户、应用领域和需求稳中有升,根据年度和月度销售需求计划制定月度生产计划,依据安全经营建立合理库存,满足市场供应需求和保障生产运行稳定。差异化减水剂聚醚和高端聚乙二醇是公司与客户定制性开发的产品,具有客户专有性。客户每月提供需求计划,公司根据订单和生产运行情况制定月度生产计划,保障公司库存订单和订单生产计划的交付。公司根据主营产品年度需求核定富余产能,根据富余产能接收脂肪醇醚订单,依据订单生产。
公司高度重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从乙烯到环氧乙烷到乙氧基化物到乙氧基化衍生物产业链,从催化剂到乙氧基化反应技术再到乙氧基化衍生化学品及其应用技术,在环氧衍生新能源电池新材料、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添加剂等方面进行持续研发创新。公司研发副总裁负责跟踪项目研发和产品开发。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同时,对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实现产学研合作。公司通过走科技创新之路,在企业现有的技术、人才、体制及创新文化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制定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申报管理办法》《政府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研发成果管理办法》等技术研发相关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效,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公司科研水平,规范技术研发项目成果奖励程序和标准。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611.78万元,同比下滑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78.1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09.7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主要是因为主流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同时产能相对过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承压,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导致毛利下滑严重。公司采取了客户为中心的整体营销管理、将子公司上升为经营主体、市场导向与行业聚焦相结合等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实现减亏增效目标。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党的政治引领、坚持公司核心价值观、坚持公司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坚持科学管理防范风险、坚持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立足大趋势、大格局,寻找大市场,践行“十四五”发展规划并朝着公司2035远景目标砥砺奋进。
公司是国内产业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制造企业,是全球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公司拥有5万立方米低温乙烯储罐,拥有30万吨商品环氧乙烷、160万吨乙氧基化标准产能。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化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巩固环氧衍生绿色低碳产业链和新能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并持续推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产业新格局。公司拥有辽宁、吉林、江苏、湖北、四川、广东、海南等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各生产基地均设立在专业化工园区区域优势,加强与上游供应商的互动,与中石化、中石油等供应商实现了环氧乙烷管道安全输送,实现效率和成本最优化,保障了公司持续、稳定、充足的原料供应,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装置多、技术规格全的规模效应优势。同时,公司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生产基地500公里运输半径覆盖国内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市场客户,占公司客户的比例达到80%以上,满足各类客户的质量和交付要求,并且生产基地贴近主要市场和原料基地、贴近客户,形成国内同行业中极具优势的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力。2024上半年度,公司积极拓展出口业务,出口销量3.54万吨,同比增长28.57%。公司同时重点开拓环氧衍生绿色低碳产业链,创新开发环氧衍生电池新材料等新业务,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
公司致力于环氧乙烷资源的高端化开发利用,并衍生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细专用化学品。坚持“以奥克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为基础”的原则,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与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转化方面的投入,引进知名行业专家,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及国际一流企业研发机构形成稳定的产学研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联盟。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个省级技术中心、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拥有国内一流的环氧乙烷、乙氧基化、聚乙二醇、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乙烯衍生新材料等创新开发中试平台和产业化基地。2024半年度,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截止2024年6月30日,有效授权专利数量合计为330项,其中发明专利145项、实用新型专利185项。上半年,公司发表行业会议期刊论文与核心期刊论文5篇。公司组织开发的低温低压高效催化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及其本质安全成套技术、减水剂用高活性聚醚开发及产业化成功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分别被评为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
公司是国内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的第一品牌和国际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产业的知名品牌。“奥克OXIRANE及图”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连续十三年进入中国化工500强前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减水剂聚醚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乙氧基化物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和战略伙伴。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耕细作,与科之杰、苏博特603916)、东方雨虹002271)、立白、西卡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控股子公司奥克药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备ISO9001认证证书,具备国际EXCiPACTGMP认证证书,严格执行GMP质量管理,并多次当选国内十佳医药辅料品牌,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聚乙二醇型医药辅料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与云南白药000538)、北京舒泰神300204)等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公司电解液溶剂业务与天赐材料002709)、新宙邦300037)、江苏国泰002091)、中化蓝天等知名电解液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在行业内已经构建起广泛的客户群和良好的信誉度。
公司所有生产线均采用全流程、高标准的自动化设计,采用催化氧化中水工艺技术,减少废水的产生,提升清洁生产。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加大应急预案和事故相应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环保绩效,设定更高的环保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建生产系统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工艺质量、安环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化等协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环保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此外,公司从源头上减排二氧化碳,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与发展,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回收分离、捕获贮存、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
奥克人才管理始终坚持党的政治引领和奥克文化聚人的根本原则,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和驱动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面向产业前沿、面向目标市场、面向重大需求、面向高质量发展,坚持构建平台发展用人、组织学习培养育人、共同奋斗富裕留人的基本原则。通过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落实公司2024战略管控转型要求,并根据经营指导思想稳步优化公司组织模式及岗位配置,持续推动三通道人才梯队建设,迭代升级三通道任职资格及能力素质模型,完善高/中/初级三通道人才评定机制,修订人才管理制度。结合2024年专业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薪酬/激励体系改革,有效支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公司“十四五”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由于乙烯及环氧乙烷均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在乙烯和环氧乙烷的储存运输、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生产加工等过程中,存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风险。为此,公司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公司在产业布局初期就充分考虑到区域的竞争优势,生产基地均位于高标准、高层次的国家级或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优势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不断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体系管理,为公司安全和环保、清洁生产工作提供了资金、人力、制度和管理上的保障;公司在符合安全和环保基本要求的硬件设施基础上,持续保持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投入和升级完善,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
公司主要原材料是乙烯和环氧乙烷,进口乙烯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扬州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生产成本,国内环氧乙烷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在四川、辽阳、武汉、茂名、吉林等地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一方面将扩大乙烯采购渠道优化采购成本,强化与国际和国内乙烯生产公司的战略合作,降低乙烯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国内环氧乙烷行业内部信息沟通与协作发展,稳定环氧乙烷价格波动。此外,公司将不断加强对现有生产装置的技术升级改造工作,有效管控和降低乙烯及环氧乙烷的单耗和装置能耗,提升产品竞争力。
近几年,国内常规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导致其总体盈利水平不高,对公司聚醚单体等大宗产品的盈利能力构成风险。在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和安全环保严格执法的政策背景下,国内环氧乙烷精深加工行业也出现了去产能化趋势,特别是公司主导产品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的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公司作为国内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在加快现有生产装置扩建和工艺升级策划,依靠科技创新和供给调整进行转型升级,向差别化、高端化的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进军,同时加强乙烯衍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的战略合作,在行业去产能化趋势下全面发挥产业链整合、产能布局、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优势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国内外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力支持,基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的良好预期,国内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涉足碳酸酯领域并且扩大产能,碳酸酯行业近几年新增产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公司产品价格可能受到供需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下降,进而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构成不利影响。公司将不断深化产业链布局,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高公司产品产能,提升综合竞争力。
公司销售规模以及行业属性决定了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高,公司应收账款面临一定程度的坏账风险。公司设置相应职能部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控,开展客户信用评价,严格控制应收总量、积极优化应收结构、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努力增加现销比例,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报告期内面对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通过发挥产业生态优势,广泛接触、开发新用户,同时对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做出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执行其他监控程序以确保采取必要的措施回收过期债权,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近年来,公司股权投资规模持续加大,覆盖化工产业链多种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目前公司对外投资结构尚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情况,个别行业投资占比偏高,受市场宏微观环境变化、被投资企业经营决策、投资策略执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的对外投资业务可能面临投后管理风险、投资退出风险以及合规性风险。对此,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投决机制,强化投后管理,增加人才储备,制定相应风险应对策略。
公司采购原材料乙烯有部分采取进口并以美元结算,公司销售产品到境外采取外币结算。在国际金融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公司生产经营面临一定程度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公司成立健全汇率管控机制,建立外汇套期保值管理制度,定期分析汇率走势,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汇率风险。
公司四川、武汉、辽阳、吉林、广东茂名、海南洋浦生产基地原材料环氧乙烷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附属子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附属子公司,通过管道输送环氧乙烷。如果公司某一生产基地配套的中石油中石化环氧乙烷发生变化或者业务发展的策略发生重大调整,将使得该生产基地面临停工的风险。公司生产基地较为分散,中石油中石化的单一子公司停产不会对公司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最大的基地扬州工厂通过采购乙烯生产环氧乙烷以及下游衍生品,乙烯供应商的业务变化会影响公司乙烯采购价格和采购数量的风险。除了进口乙烯外,公司近年来优化调整原材料采购结构,增加国内乙烯原料的采购比例,扩大向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等公司采购比例,降低单一乙烯供应商的业务发生变化或者调整对公司乙烯供应的风险。
花旗:国务院发布促进服务消费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意见 对中国互联网和媒体行业具有正面影响
已有4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03亿股,占流通A股59.4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28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参控公司:参控上海奥克化学有限公司,参控比例为100.0000%,参控关系为子公司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