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海外优青加盟! “双一流”建设高校-广州医科大学诚邀全球英才 推广

2024-02-16 20:15:33 kaiyun官方地址app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现面向海外招聘优秀青年人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的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开始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法规,拥有非常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重点引进临床医学(呼吸病学、重症医学、感染病学、变态反应学、胸外科学、泌尿外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心血管病学、康复医学、急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领域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兼顾引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技术、心理学、中医学及其交叉领域学科等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五)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六)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七)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学技术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学技术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在申请阶段,学校及二级单位将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申报书撰写指导,提高申报获批率;成功入选后,直接聘为教授,认定为博士生导师;安排办公实验场地。

  学校提供年薪100万元起,学校缴纳五险一金,此外同时享受国家及地方政府资助生活补贴。

  2.科研场地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其中科研共享平台使用面积1万平方米,配备先进的医学、生命科学实验仪器设施,资产估值达10亿元。

  广州医科大学师资队伍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领衔,汇聚了两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

  学校临床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跻身ESI全球前1‰。拥有24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9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其中呼吸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五、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五、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九、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

  学校下设25个教学机构、27个研究机构、14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46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学校科研场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其中建有1万平方米的科研共享平台,配备先进的医学、生命科学实验仪器设施,资产估值逾10亿元。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场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笼位5万余个。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度合作,建立的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与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研究机构均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学校二期工程2023年底全面交付使用,可以为引进人才提供宿舍、附属配套用房及公用配套设施等相关生活保障。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形成了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教育培训、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