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是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1、医疗机构应当分别建立住院和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具体管理流程和记录规范,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传递及时,信息传递各环节无缝衔接且可追溯。

  2、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危急值清单并定期调整。

  3、出现危急值时,出具检查、检验结果报告的部门报出前,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字确认,夜间或紧急状况下可单人双次核对。对需要立即重复检查、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

  4、外送的检验标本或检查项目存在危急值项目的,医院应当和相关机构协商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并建立可追溯的危急值报告流程,确保临床科室或患方能够及时接收危急值。

  5、临床科室任何接收到危急值信息的人员应当准确记录、复读、确认危急值结果,并立即通知相关医师。

  6、医疗机构应当统一制定临床危急值信息登记专册和模板,确保危急值信息报告全流程的人员、时间、内容等关键要素可追溯。

  当日常检验工作中遇到了危急值,缺乏工作经验的“职场新手”会非常紧张,不知道怎么处理,当然向年资高的老师请教汇报是必不可少的。但怎么样做正确的处理呢?

  全面回顾整个检验测试过程有没问题,比如有没有人的因素操作、仪器设施、试剂盒等出现了问题,而造成的所谓的“危急值”,排出假性危急值。

  检查标本的状态,是否为不合格样本,比如生化检验,样本是否溶血、脂血; 凝血功能是否有凝集、是否按照比例采集样本、是否为输液后采集的样本等等。排除因为样本因素造成的假危急值,电话沟通,看是否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符,不合格样本必须重新采集样本复查;合格样本如果结果与临床不符,必要时也要重新采集样本复查。

  危急值结果与患者病情相符,一定要通知主管医生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并做好相应的危急值登记。危急值登记本必须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等基础信息,还要有危急值项目名称、初检结果、复检结果、送检时间、结果回报时间、结果报告人、接报告人等信息。(报告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这一点很重要!)

  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危急值,每个科室也不一样,下面是小编总结的常见实验室危急值,仅供大家参考。

  护士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采集的位置或时间不正确;采集血标本后没有使血液与抗凝剂或促凝剂进行混合摇匀,使标本出现凝血不足或凝血等问题;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

  检验人员危急值意识不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在第一时间主动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或未要求病区接听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复述结果而听错结果,导致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或治疗,或与护士沟通不到位,如开了医嘱未及时与护士联系,从而延误病人诊治,失去最佳抢救时机。

  为了保证临床值管理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医院的护理、外勤和检验人员等都应加强对危急值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保证操作的规范,并实现各个科室之间沟通的及时有效,来保证患者在出现临床危急值时,能获得及时的治疗,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